大菱鲆具有抗病害能力強、生長速度快、活動量小、耗氧低以及伏底生活的特性,非常適合工廠化循環水高密度養殖,是我國走上工廠化養殖道路的海水魚類,也是我國循環水工廠化養殖的主要品種。

工廠化循環水養殖較傳統流水養殖模式具有節水、節地、排放可控和高度集約化等優點。封閉式循環水養殖系統,不僅是當前國際上先進養殖模式的代表,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科學合理的提高養殖密度不但可以提高單位產量、水資源利用率,而且可以帶來高收益,能夠一定程度上緩沖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投資大的阻力,為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的發展提供推動力,同時可以為循環水高密度養殖管理提供參考。
不同養殖密度對大菱鲆生長的影響
循環水養殖大菱鲆能實現高密度養殖與大菱鲆活動量小、耗氧量低以及其底棲生活特性有關?,F在,國內進行的工廠化循環水養殖大菱鲆密度一般都能超過為30–40 kg/m2,可達到50 ~80kg/m2左右。在查閱一些資料后發現,在國內一些早期的研究實驗中,高密度養成的密度就可以達到60.07 kg/m2?。
但也有研究表明,魚類養殖密度達到一定程度之后,魚類個體之間相互脅迫,種群內個體爭奪有限的食物資源,使小個體不能夠獲得充足的食物,會導致個體間的生長差異,提高密度養殖會導致大菱鲆個體之間的差異變大。
不同養殖密度對大菱鲆生理的影響
溶菌酶是一種水解酶,具有抗菌活性,在抵御外來病原菌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溶菌酶濃度降低會影響魚類機體非特異性免疫。有研究表明,魚體受到急性脅迫后,常伴隨有血液溶菌酶水平的升高,而慢性脅迫會導致溶菌酶活性降低。
也有研究表明,脅迫后魚體血液溶菌酶水平是先降后升的。這些不同的研究結果表明, 魚體在受到脅迫后溶菌酶水平變化情況可能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如脅迫的類型、強度以及時間等。所以,在進行循環水養殖中比較溶菌酶活性時,還需進一步考慮以上因素。
不同養殖密度對系統水質的影響
氨氮濃度過高會造成大菱鲆體內離子調節失去平衡,導致魚驚厥、抽搐甚至死亡,因此氨氮積累是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模式下提高養殖密度的限制因素之一。國內相關研究表明,封閉式水循環系統進水口TAN水平穩定在 0.3 mg/L 以下。
高濃度的亞硝酸鹽會導致魚體血液中的血紅蛋白轉化成高鐵血紅蛋白,使其失去攜帶氧的功能,從而引起排泄功能紊亂等一系列不良生理變化,導致魚類死亡。
COD 指標高低是水中有機質多少的一個標志, 水體中有機質過多容易導致水質惡化,降低有機質含量,對保持良好水質有重要的意義。
結論
1) 大菱鲆成魚高密度養殖導致大菱鲆餌料系數升高,個體之間體重差異擴大以及溶菌酶活力降低等;
2) 大菱鲆成魚高密度養殖導致循環水系統水質各項指標明顯升高,但是由于循環水處理系統采用純氧增氧且運行穩定,對大菱鲆增重率以及存活率影響不明顯;
3) 目前的循環水處理系統在供氧等方面會主要使用或者輔助使用純氧增氧,因此在養殖過程中氧含量指標是符合漁業水質標準所規定的濃度。從以往養成結果看,工廠化循環水養殖大菱鲆成魚密度比傳統流水養殖模式要高,因此工廠化循環水高密度養殖大菱鲆具有可行性。
聲明:部分內容、圖片、音視頻素材來源于互聯網收集整理,僅供參考,不代表本站對其內容(觀點)正確性的完全認可!如有相關需求,請聯系我們并以具體溝通為準!如內容侵犯了原著者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