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廠化養殖水體中,一種主要的有害氣體是魚類代謝呼吸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這種氣體以微氣泡的形式存在于水中,對魚類的健康構成潛在威脅。當水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超過20mg/l時,養殖魚類可能會表現出氣體壓力反應,這包括向水面或增氧設備集中,并攝食明顯減少。更糟糕的是,二氧化碳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與水發生可逆反應,生成碳酸。作為一種弱酸,碳酸有可能降低養殖水體的pH值,從而影響整體水質。由于碳酸*不穩定,很容易在空氣中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因此通過使養殖水體充分與空氣接觸,我們可以及時去除其中的二氧化碳氣體。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法:
機械設備去除
可以利用增氧機或曝氣設備在養殖水體中創建上下交換的水流。這樣做可以使水體充分與大氣接觸,從而達到分解碳酸和去除二氧化碳的目的。這種方法的好處是可以通過機械設備進行調節和控制,以適應不同的養殖環境和條件。
水力設計去除
在設計工廠化養殖系統時,可以通過在回水管和回水槽之間留有一定高度的落差,使水流在回水過程中充分暴露在大氣中。這樣不僅可以分解碳酸,還可以去除二氧化碳。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可以作為養殖系統設計的一部分進行集成,從而減少額外的設備和操作成本。
充氣去除
另外一種方法是在水流通過的水道上設置微氣泡釋放裝置。由于氣泡具有相互積累的特性,散布于水中的二氧化碳可以與這些釋放的氣泡結合。隨后,這些氣泡將二氧化碳帶上水面,從而實現去除的目的。這種方法具有高效和環保的特點,可以在不改變養殖環境的前提下有效去除二氧化碳。
聲明:部分內容、圖片、音視頻素材來源于互聯網收集整理,僅供參考,不代表本站對其內容(觀點)正確性的完全認可!如有相關需求,請聯系我們并以具體溝通為準!如內容侵犯了原著者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