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化循環水養魚是一種集合了現代科技與傳統水產養殖的創新型農業工業化產業。它以其高科技含量、廣闊的發展前景、對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以及不與糧食生產爭地的特點,成為當今水產養殖領域的一顆璀璨明珠。相較于傳統養魚方式,工廠化循環水養魚的產量能夠高出百倍以上,這得益于其高度的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減少了人工依賴,從而實現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顯著提升,因此將工廠化循環水養魚納入鄉村振興產業項目進行推廣應用,無疑是一個明智之舉。

一、工廠化養魚的源起與演變
工廠化養魚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至今已有近40年的發展歷史。隨著水產養殖品種結構的調整和漁業生產從高產量向高質量發展的轉變,工廠化養魚逐漸顯現出其獨特的優勢和發展潛力,特別是在耕地保護和養殖尾水排放要求日益嚴格的背景下,工廠化養魚成為了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

二、工廠化養魚的核心優勢與特點
工廠化養魚采用地下井水進行循環養殖,有效避免了地表水資源短缺、季節性供應不穩定以及易受污染和人為投毒等問題。這種養殖方式具有諸多顯著特點:
1. 安全性:工廠化養魚過程中無激素、無藥殘、無墨衣(黑膜),確保了水產品的質量安全。
2. 無限制性:工廠化養魚不受江、河、湖、海等地表水供給的限制,可以根據需要選擇養殖地點。
3. 高產能:通過精細化的管理和高效的養殖技術,工廠化養魚的單位面積產量能夠達到池塘養殖的100倍以上。
4. 可復制性:工廠設計、技術措施、生產管理均采用標準化模式,便于快速推廣,降低風險,提高成功率。
5. 環保性:工廠化養魚過程中產生的魚糞可以回收制成有機肥,實現污染物質零排放,尾水排放可達到Ⅱ級標準,符合環保要求。
6. 節省資源:工廠化養魚能夠節省土地、水、電、飼料及人工等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7. 可持續性:工廠化養魚可以代替傳統池塘漁業,實現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工廠化養魚的實踐與應用
在實際應用中,工廠化養魚通常占地較少,一般只需10畝左右的土地即可建設兩條生產線的養魚工廠。工廠設計包括保溫屋頂、墻體以及升溫、通風、增氧、推網、沉淀、過濾、投料、消毒殺菌等設施。通過分級飼養和循環遞推式養殖方式,保證每天都有一定產量的商品魚出池上市。
從經濟效益來看,以羅非魚為例,一座擁有兩條生產線的養魚工廠年產量可達240噸左右。在現行市場銷售價格下,年純收益可達400萬元以上,投資回報率可達40%以上;此外工廠化養魚還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節水、節能、節約人工,不污染環境,養殖尾水能達標排放;同時工廠化養魚還能解決當地村民就業問題,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是鄉村振興經濟助農增收的重要途徑。
工廠化循環水養魚作為一種創新型農業工業化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顯著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們應進一步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提高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推動工廠化循環水養魚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聲明:部分內容、圖片、音視頻素材來源于互聯網收集整理,僅供參考,不代表本站對其內容(觀點)正確性的完全認可!如有相關需求,請聯系我們并以具體溝通為準!如內容侵犯了原著者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